REST是目前业界相当火热的术语,似乎发布的API不带个REST前缀,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了。
然而大部分号称REST的API实际上并没有达到Richardson成熟度模型的第三个级别:Hypermedia。
而REST的发明者Roy Fielding博士更是直言“Hypermedia作为应用引擎”是REST的前提,
这不是一个可选项,如果没有Hypermedia,那就不是REST。(摘自Infoq对Fielding博士的第二段访谈)
那究竟什么是Hypermedia?
采用Hypermedia的API在响应(response)中除了返回资源(resource)本身外,还会额外返回一组链接(link)。
这组链接描述了对于该资源,消费者(consumer)接下来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。
举例来说,假设向API发起一次get请求,获取指定订单的资源表述(representation),那么它应该长得像这样:
- 理解链接中的“self”的消费者知道使用get方法访问其“href”的uri可以查看该订单的详细信息
- 理解链接中的“cancel”的消费者知道使用delete方法访问其“href”的uri可以取消该订单
- 理解链接中的“payment”的消费者知道使用post方法访问其“href”的uri可以为该订单付款
这看起来很有趣,然而这对API的消费者来说有什么好处呢?
不再揣测如何组合使用API
不知道在你的开发生涯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:
有一天,产品经理跟我说,我们要和某某酒店集团对接,在线销售它们的酒店,这是他们的联系人和详细的API说明文档。 API说明文档真够详细,有好几十页,凭着丰富的行业经验,我知道我需要找到其中的哪些API来实现基本的业务场景。 几天后,我实现了大部分的API集成,现在可以预订酒店了,订单已经在对方的测试环境生成,大功告成。 等等,这个“添加订单财务信息”的API是干嘛的?在和对方的联系人联系后,被告知“没什么用”,好了,真的大功告成了,上线!
两周后,我们的API使用权限被对方关闭了,原因是“所有的订单都没有财务信息,无法确认对账”。
“等等,那谁谁谁不是说这个API没用吗?”
“噢,他已经离职了,你们如果要恢复使用,尽快完成这个API的集成吧”
“我。。。”
当然,这里面还有许多别的因素,但是消费者的开发人员往往很难将业务场景和实现业务场景的API联系起来。
他们常常面对是:
- 不熟悉的业务场景
- 一套对单个API的作用描述详细,但缺乏API之间联系的文档。
Hypermedia带来的API自描述特性,使用链接的方式提示接下来做什么和怎么做,正好可以缓解这样的窘境。
如果API服务方可以提供测试环境供消费者测试,那么开发人员可以实际动手探索业务场景的衔接,这时再配合API文档情况就好多了。
回到酒店订单的例子,如果是这样,我可能就不会挨批了:
从此与API版本说再见
不知道在你的开发生涯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:
有一天,产品经理跟我说,我们要实现一个新功能blablabla,但是依赖的API版本太老了,这是他们的联系人。
“你好呀,请问我们需要这个信息,但是现在1.3的版本中没有提供,有什么办法吗?”
“你可以升级到2.1的版本就有了”
“那这个版本是不是向后兼容的啊?我们用了其中很多接口哦,我不想其它的集成点出问题”
“那当然,放心吧”
结果当然是个悲伤的故事,“你给我过来,我保证不打死你”。
API的发布方也需要增加新功能,API自身也会随着需求变化,于是产生了版本号
http://www.zhaodaisuo.com/api/v1.2
然而一套API一般会包括多个API,为整套API版本化的粒度太粗了。
一旦消费者希望获得其中某个API的新特性,他/她只能选择全盘升级并仔细测试或者为每个集成点配置单独的uri。
这都不够好,而Hypermedia可以改变这种局面。
由于提供了链接来告诉消费者资源的uri,相对“传统”的REST API,uri变成了一种弱耦合,
Hypermedia API只需要公布少量入口uri就可以了。比如,以之前酒店订单的例子,只需发布
http://www.zhaodaisuo.com/orders
后续的确认、财务信息的uri是在实际API调用的时候拿到的,无需事先准备。
消费者和发布者之间的强耦合实际上只剩下入口uri和服务契约(解释资源的含义),
当服务契约新增或是发生破坏性的变化时(例如修改了或删除了参数),只需要在资源表述中增加新的链接。
这样版本化的粒度就下移到了服务契约的级别,这时消费者就灵活多了,只要按需修改对应的集成点就行了。
彻底与API的内部实现解耦
不知道在你的开发生涯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:
有一天,产品经理跟我说,我们依赖的一个API发布者通知我,现在判断订单是否能够用优惠券的条件变化,这是他们的联系人。
“你好呀,请问现在订单能否用优惠券的判断条件有什么变化?”
“原来,你们可以通过订单的状态来判断,现在还需要结合订单的来源,参加秒杀活动的订单不能使用优惠券”
“好吧。。。”
于是我在集成代码中做了如下修改:
好纠结,就不能把API设计成这样吗?
这样客户端代码就简单了,依赖于抽象的业务场景,而不是依赖于具体的实现
其实你是一位API发布方的开发者?
嗯,Hypermedia很好,但我是API的发布者,这对我有什么好处?
很高兴你能看到这里,其他就不多说了,在这个服务竞争激烈的时代,把消费者们哄开心了,有的是你的好处。
comments powered by